11月11日晚,由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南省“百姓身边好医护——医心向党 仁爱济民”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海口湾演艺中心举行。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马燕琳教授获评第七届“百姓身边好医护”十佳好医护荣誉称号。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周长强为马燕琳(由同事代领奖项)颁奖。
颁奖词
在生育医学的特殊驿站,
她让梦想靠站停泊。
小生命望穿秋水,
从试管降临人间,
这一路艰辛而骄傲的旅程,
有她倾情的支撑。
她以洪荒心力,
书写生命的新传奇。
她就是十佳好医护奖项获得者,马燕琳。
据了解,马燕琳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二级教授,妇产科学教授,医学遗传学研究员,妇产科主任医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为国家辅助生殖技术管理专家成员,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青年学者奖获得者,海南省医学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多项海南省人才称号,如海南省“最美科技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海南省“南海名家”等。
作为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着力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力求在胚胎着床早期阻断遗传病的传播,在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诊断方面建立了多项世界或国内先进技术,填补了多项省内本行业的空白。2012年负责建立首家海南省首家产前诊断中心实验室,在省内率先建立了array-CGH、二代测序等技术平台,率先开展羊水地贫产前诊断技术,阻断了数百例重型及中间型地贫患儿的出生;于2012年建立了地贫胚胎植入前诊断技术,已于2017年通过技术评审,并在临床运用推广,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其中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同时进行地贫及HLA配型分析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申请专利。此外,还率先在省内开展了肝豆状核变性、血友病、DMD、白化病等50余种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建立染色体异常的胚胎植入前诊断等新技术,极大改善了海南病人孕前及产前诊断难、需要出岛求医的困难,为提升海南地区生殖医学和产前诊断的医疗水平,提高遗传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水平,降低海南地区的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生殖健康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除了过硬的临床技术,马燕琳在工作中处处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关爱患者,在确定病人的治疗方案时,总是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考虑病人的经济条件,交通是否方便等因素,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缩短患者抱婴的时间。为了给更多患者答疑解惑,还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方式及时解答病人疑问。热衷公益,带领团队开展义诊,将辅助生殖技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出生缺陷预防等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去基层,惠及基层;联合红十字基金会开展了“关爱家庭生育健康”公益项目,这也是海南省首个“红基会-地中海贫血患者爱心助孕”公益示范项目,为需要第三代试管助孕的地贫患者带来福音。设立地中海贫血专病门诊,为海南省的出生缺陷预防做了大量工作,也因此获得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青年学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