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抗击新冠疫情的前沿哨所

作者:感染科 曾小洁 范小雪 陈小芬日期: 2023-02-02浏览:

发热门诊,一个设在新冠疫情最前沿的哨所,坚守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全副武装,防护服里浸满汗水,N95口罩下勒出的伤痕,脸颊上的防护性压伤,手套里捂出的皮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与责任,守好这道“门”,护好这座城。

坚守只为共同的使命

在发热门诊就诊的大多是有发热、咽痛、咳嗽等新冠“十大症状”的病人,一旦疏忽大意,就可能造成疫情的进一步传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排查发热患者,隔离留观可疑患者,严把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

为了把好这一关口,为了共同的使命,来自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聚到这里,有了共同的名字——“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担负起共同的责任——在抗疫最前线全力以赴,守好医院疫情防控的前沿“哨所”。

发热门诊场所相对封闭,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一些发热病人合并多种疾病,医护人员忙碌起来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深夜,医院的大楼格外静谧,但发热门诊却还时不时的有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进出。大家忙碌地穿梭在患者之间,登记、询问、治疗、抢救……没有一丝懈怠。

在这里,“风险大、任务重、压力大”是大家公认的。发热门诊的医护们不仅要面对随时有可能的感染,有时还要面对因受病痛折磨或就诊高峰期的较长时间排队等待而烦躁的患者,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锻炼成了“多面手”,不仅能拿出准确的诊疗方案,还能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打消心中的焦虑。

坚守拼尽全力的守护

2022年4月,海口本土出现确诊病例,发热门诊所有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医院和住地每天两点一线,安排专车接送。当接到通知发热门诊全体人员闭环管理时,有的内心平静、有的害怕,但更多人还是操心家里——孩子能不能好好学习;没有妈妈的陪伴,孩子会不会哭;年迈父母的操劳……然而疫情当前,面对使命,他们割舍小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奋战在前沿哨所。

2022年7月和8月,疫情反复来袭,闭环管理成了习以为常,形势更加严峻但心理压力却没有加大。“没有大环境的安全,哪有小家的安宁”“这就是工作,这是我们应该肩负的”一句句平实的话语,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也体现了他们在迎战新冠过程中逐步变得坚强,医者的信念也更加坚定。“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对于这两个问题,他们心中有了清晰的答案。

因为防疫经验丰富,他们除了当好医院疫情防控的“哨兵”,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加入医院外出支援抗疫的队伍,上海、三亚、新疆、儋州、万宁,每一处医院抗疫的“打卡”点都留下他们的义无反顾的奋斗足迹。她们简单收拾行囊,告别“小家”,他们不顾疲惫,日夜坚守,这份坚持虽然渺小,却保护了这个海口乃至中国这个“大家”,守护着万家灯火,守护着百姓安康。

坚守她们留下了同款“勒痕妆”

2022年12月7日,“新十条”政策发布,疫情管控放开,最先受到冲击的又是发热门诊!这一次,她们又冲在了最前线,进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战”,与全院医护一道向新冠肺炎病毒发起最大的一次全面总攻。

尽管大家都有丰富的经验,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挑战前所未有的严峻,压力也前所未有的大。为防止感染,为避免非战斗性减员,医护人员更加注重防护,个人防护意识更加严谨。“坚守到最后一刻,我们都是黑马,向零感染或者最后感染出发,口罩的勒痕妆就是今年最新时尚妆容!”这是看似玩笑的话语就是她们心中最坚强的信念。

繁琐是发热门诊的日常,坚守是医护人员的回答。疫情面前,发热门诊的白衣战士让群众有所“医”靠,为百姓的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最终,他们的坚守迎来了最圆满的结果,疫情散去,春暖花开,他们是坚守者,也是这场大会战的胜利者。

三年新冠抗疫结束了,他们的工作生活终于可以回归日常,也终于可以无愧于心地说:“我无愧于医者使命,我们是最坚强的‘哨兵’。”

未来,他们依然要在发热门诊这一前沿“哨所”迎战“甲流”等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挑战。我们相信,经受住新冠疫情考验的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更好地守护着你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