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当前,全国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2020年是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年,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为促进社会和公众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提高防控输入性疟疾意识,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确定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元凶。带有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后,把疟原虫注入人体, 10-20 天后就会发病。发病前往往有疲乏、不适、厌食等症状,发病时经历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四个阶段。
二、疟疾的传染源
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三、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叮刺吸人患者或带虫者的血后,再叮刺吸人正常人的血时,就将疟原虫传给后者。
四、疟疾如何预防?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按蚊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非洲、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疟疾流行状况,回国后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
五、怀疑得了疟疾该怎么办?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两周内有输血史,当出现发热情况时,应考虑疟疾的可能性。过去曾患过疟疾的病人,当出现原因不明发热时,应考虑再燃或复发的可能。
当有上述情况发生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便于正确诊断,一旦确诊为疟疾,需按医嘱全程、规范服用抗疟药。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将缩短病程,并避免死亡;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特别是恶性疟治疗方法,是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但如果治疗不规范则有可能会再次发作,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疾病预防控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