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郝希山院士率任秀宝、尹健教授学术团队到我院开展学术考察交流,与我院肿瘤研究所、临床肿瘤学部的学术带头人郝新宝副院长、夏立平副院长及学术骨干进行了亲切的学术交流,会上积极地探讨了我院肿瘤学科的学术发展及学术合作的相关事宜,并到肿瘤内科病区进行了肿瘤疑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郝院士将在我院建立院士工作站,帮助完善海南医学院长远发展战略和实现申办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建立国际国内合作发展平台,指导学科建设,培养肿瘤专业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积极寻求院士支持,利用重大课题为牵引,开展决策咨询论证,并以国家临床肿瘤学重点建设专科为依托,开展项目引进和研发。提高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决策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及专业发展体系,更好的完成我院国家临床肿瘤学重点专科的建设。
今后将开展工作内容包括帮助成立海南医学院肿瘤学院,致力于培养肿瘤专科人才,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国家化视野的临床综合治疗能力专科人才。并帮助成立海南医学院肿瘤中心,推动肿瘤转化医学研究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进行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研究,利用抗肿瘤特异性肽疫苗治疗肿瘤的研究,建立规范化抗肿瘤疫苗实验体系,为实现以疫苗临床治疗肿瘤开辟新的途径。开展转化医学研究,致力将创新型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服务于患者。
院士简介:
郝希山院士,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天津市肿瘤医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国际抗癌联盟(UICC)常务理事。致力肿瘤临床和科研四十余年,在肿瘤外科、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肿瘤流行病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主持"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临床与基础研究",在消化道外科术式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成果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的研究",建立了历时近30年、覆盖400万居民的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为国家提供了全部59种恶性肿瘤连续20年发病死亡数据及流行趋势参数,为决策部门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成果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际上最早开展"抗肿瘤特异性肽疫苗治疗消化道肿瘤研究",建立了规范化抗肿瘤疫苗实验体系,为实现以疫苗临床治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成果获200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内最早开始"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程序冷冻保存和鉴定的方法,创国内最大组治疗病例,创零相关死亡率,成果获2001年首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中国工程院郝希山院士(左三)、初桂兰教授(左一)在海医林英姿副校长(左二)、海医附院李丽院长(右三)、李巍景书记(右二)、郝新宝副院长(右一)的陪同下莅临我院指导

在放疗物理中心指导

在胃肠肿瘤外科与实习医生交流

在病理科会诊中心视察

在肿瘤内科病区与患者亲切交流

座谈会现场

与肿瘤学科骨干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