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医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到了收尾阶段,盘点医院近五年的发展,科学谋划未来“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打造为医院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的重点学科,描绘医院未来发展蓝图。2月6日上午,我院召开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医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30多人。
截至2015年1月,我院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成功获得了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的科学学位硕士授予权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急诊医学、肿瘤学成功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项目;内、外、妇、儿、中医、口腔建立起完善而平衡的学科体系;大力发展新兴技术,微创技术、内窥镜技术和介入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产前诊断、生殖医学紧跟国内先进水平。精子库通过国家级验收,填报省内空白;以干细胞的机能为基础的细胞治疗技术、人类基因研究成果和医学转化研究成果取得重大进展。病床位达到1163张,医院具备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和设备,在急救、肿瘤综合治疗、微创手术器械、病理检验、影像、重症监护等公共平台上达到省内一流水平。拥有高级职称373人,硕博士280人,硕博士占医师比例33%,研究生导师增至33人。
2014年,医院国科金立项13项,获批资金666万,创历史年度最好水平。海南省重大疾病地中海贫血的干细胞治疗合作研究成为我院首次作为牵头单位获批的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这一年,以高水平成绩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评审,完成首批国家招录硕士研究生33名。
讨论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他们认为,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不仅仅在学科建设上进行谋划,还应体现在医疗服务能力上,满足于医、教、研的布局。要结合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政方针政策,遵循自身规律作出战略性分析,准确把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严格分步实施,并与年度工作计划有效衔接。要站在省内唯一一家高等医学院校直属附属医院的特殊地位,配合学校申大、申博任务,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有的专家认为,医院未来发展方向不是大而全,而应是小而精,不能忽视中医传统医学和儿科学,要把微创治疗、急危重症医学、遗传治疗和细胞生物学作为特色学科做大做强,建立起学科可持续发展机制。
医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将继续征求专家们的意见,不断进行充实和完善,为制定医院“十三•五”规划奠定重要基础。
校领导陈志斌、黄元华,院领导李丽、郝新宝、夏立平出席讨论会,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会议现场

海医陈志斌副校长、黄元华副校长、附院李丽院长参加

我院郝新宝副院长、何琪懿副院长、涂蓉教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