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精神征文】生命的意义

作者:日期: 2012-08-02浏览: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龙华路31号 传 真:66782831 电话:(86)0898-66772248 Email:fuu_fuf@yahoo.com.cn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版权所有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copy right 2008

海医附院药学部 纪舒昱 刘煜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务工作者”这个困扰我们几千年的问题,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在漫漫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例如: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则是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则是为民救世的精诚,李时珍遍尝百草著书济世,而叶天仕却是谦逊好学树医德…自古以来行医者便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奉为圭臬,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上述的名医均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也正因为他们毕生恪守着这样的信念,才真正成为“历代医学家和百姓景仰的伟大先师”。

我们刚刚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医学生誓言”早以给了我们回答:“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这亦是当代对“大医精诚”的诠释。我们曾庄严宣誓,是对历代医魂宣誓,以自己的灵魂起誓,而我们要做的是履行诺言,要铭记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医患关系紧张归结为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则成为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的首要工作。

一提“白衣卫士”,人们心里立刻就会想到“性命所系,生死相托”的医生。一说“白衣天使”,大家脑海马上就会浮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护士。而药师,却没有给人留下太多太深刻的印象,大多数人都认为药师只是一个按处方发药的职业,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工作人员罢了!其实,药师在救死扶伤的环节中,担当着重要且可能不为人知的角色,他们从不张扬,默默无闻,在点点滴滴的琐碎中体会的是平凡,而体现的却是奉献!

作为一名药剂师,在门诊西药房这五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和谐的医患关系依赖于顺畅的医患沟通。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对待每一位病人我都会“请”字当头,“您”字当先,对待每一位病人我都会耐心讲解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了将调配好的每一份药安全的交到病人手中,我们做了很多!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我们和外界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老旧的工作方式。在工作中已经由以前的对“物”转向为对“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拥有渊博的药学知识、优良的服务态度、文明的语行、高尚的品德,保证患者治疗过程舒心、安心、有信心。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积极应用我们说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更好的为病人服务,比如:青霉素类及头抱菌素类的药物,我院以前一直是一日一次的静脉滴注,但是这是不符合该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此类药物的半衰期一般都很短,大多仅0.5~2h,一日一次不能保证疗效,在我们的建议下,咱们医院将每日总量分成两次静脉滴注,保证确切的疗效,也让病人真正受惠。对于一些特殊人群的用药我们也是做了监管。我们还专门开辟了用药咨询窗口,安排经验丰富的主管药师为病号咨询解惑,真正将用药安全落到实处。

每天都重复着同样模式的话语,每天都反复着相似的行为,每天却坚持着不变的信念:我们百分之一的差错,便是病人百分之百的事故。作为一名药剂师,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为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把好最后一关。“大医精诚”,“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这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而这亦是读完本书后得出的领悟。医海博大精深亦一时难以参透其中的奥妙,所谓“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前人已做出典范,而我要做的则是效尤先人,力争做到“精诚”二字,尽毕生之力来做到“大医精诚”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