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说|“谷雨”节气

作者:中医科 钟军华日期: 2025-04-18浏览:

4月20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雨生百谷”,这个时节降雨丰沛且及时,为谷类作物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充足水分。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随着谷雨的到来,寒潮天气基本宣告结束,气温也将迅速回升。地处祖国最南端的海南,此时3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明显增多,炎热之感开始显现。与此同时,降雨量显著增加,空气湿度逐渐上升,这极易使人体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面对这样的气候特点,从中医养生角度出发,我们该如何调养身心呢?答案就藏在 “顺应自然” 四字之中,唯有遵循节气变化规律,才能达到最佳养生效果。

一、养生要领

谷雨时节,阳气日益旺盛,阴气逐渐消退。在起居作息上,应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出汗,从而调和脏腑之气,维持身体阴阳平衡。

由于降雨频繁,湿气较重,湿邪易入侵人体,进而引发肩颈疼痛、关节不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病症。因此,要格外注意衣物增减,避免久居潮湿之地。同时,谷雨节气过后,神经痛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进入高发期。预防这类疾病的关键在于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生气、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妨通过听音乐、钓鱼、春游踏青、练习太极拳、散步等方式放松身心,陶冶情操,让心胸更加开阔豁达。

二、滋补原则

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后降雨增多,空气湿度加大,人体脾胃消化功能也处于较为旺盛的阶段,正是滋补身体、增强抵抗力的好时机。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提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意味着在春季饮食中,应适当减少酸味食物的摄入,增加甜味食物,如红枣、山药、南瓜等,以此补益脾胃之气。此外,春季饮食还应多选择新鲜蔬菜,既能补充维生素,又有助于清热祛湿。

需要注意的是,春季养生不宜过度大补,应选择滋阴清热的食材,如营养丰富的山野鸡、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用菌、健脾益胃的山药、绿色天然的山野菜、药食同源的白果、滋补强身的鹿肉等,达到温补滋养的效果。

三、节令中药养生:治疗春季病毒性疾病

春季主气为“风”,风具有流动多变的特性,极易侵入人体引发伤风感冒。若风邪夹杂病毒,还会引发“风温”,导致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病毒性肺炎等多种流行性疾病。

从临床实践来看,许多中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其中,板蓝根是常用的抗病毒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尤其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方面表现突出。此外,银花、连翘、忍冬藤、山豆根、鱼腥草、青蒿、赤芍、桑寄生、贯众等中药,也对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在流行性疾病高发的春季,不妨在家中准备一些中药饮品,如板蓝根冲剂、金银花茶等,既能预防疾病,又能在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调理。

四、妙方巧治常见病:湿疹

春季是湿疹的高发季节,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的幼儿尤其容易发病。婴儿湿疹俗称“奶癣”,常见于1-2个月大的肥胖婴儿,5-6个月大的孩子也可能患病,且病情易随天气变化反复发作。过敏体质是湿疹发病的根本原因,而饮食不当则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此外,春季空气中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也会导致儿童湿疹发作。

以下偏方可以缓解湿疹的病情,减轻患儿痛苦。

1、核桃仁方

【原料】核桃仁适量。

【制法】核桃仁捣碎,炒至焦黑出油,研成糊状,冷却后外敷患处。

【用法】每日换药1~2次。

【主治】湿疹、皮炎。

2、嫩苦瓜方

【原料】嫩苦瓜适量。

【制法】嫩苦瓜洗净,连皮、瓤一起捣烂,敷于患处。

【用法】每日换药2次。

【主治】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