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感受过一种深入骨髓、“抓心挠肝”的瘙痒?这可不是普通的皮肤小痒,而是结节性痒疹带来的折磨。

结节性痒疹,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其标志性的皮肤结节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它偏爱四肢外侧面,腰、背、臀部乃至头皮也可能被它“光顾”。发病初期,只是一些淡红色丘疹,可没过多久,就会“变身”成黄豆至蚕豆大小、彼此孤立、触之坚实的红褐色或黑褐色半球形结节。患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被瘙痒纠缠,还可能伴有针扎、刺痛、烧灼般的疼痛,遇热、运动、出汗或情绪波动时,瘙痒更是变本加厉,让人忍不住用力搔抓,结果陷入“瘙痒—搔抓—加重—更痒”的恶性循环,多数患者症状持续超6个月,超一半患者症状持续超2年,不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精神情绪也备受煎熬,甚至容易引发精神疾病。现在,让我们登上这趟结节性痒疹“探秘专列”,全面深入地认识一下这个瘙痒顽疾。
一、结节性痒疹发病机制:神经免疫的“紊乱舞步”

结节性痒疹的发病,与神经免疫的相互作用以及瘙痒—搔抓循环紧密相关。剧烈的瘙痒引发搔抓反应,而搔抓或摩擦又促使异常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组织之间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慢性神经元敏化和神经炎症。如此周而复始,恶性循环逐渐形成,最终“催生”了结节性痒疹。在这个过程中,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3信号传导增加,“点燃”了2型炎症反应的“导火索”。它们的增加破坏了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之间的平衡,促使瘙痒-抓挠循环不断加剧,结节也随之形成,一步步推动结节性痒疹病情的发展。
二、什么是结节性痒疹:症状背后的复杂真相
1、确诊的关键线索
①慢性瘙痒如影随形,且持续时间≥6周。
②皮肤上出现多发性、质地坚硬的瘙痒性结节性皮损。
③存在反复抓挠、挑破或摩擦的 “历史痕迹”,比如表皮剥脱和疤痕。

2、潜在病因探秘:结节性痒疹的病因比较特殊。有些患者之前得过特应性疾病,比如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或者食物过敏。这类人从遗传角度来讲,体内的2型免疫通路容易长期处于活跃状态。还有一些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肝病等非特应性疾病,也可能和结节性痒疹“扯上关系”。
3、特征性症状直击:结节性病变是结节性痒疹的一个明显特点。就算瘙痒症状得到了控制,那些纤维化的结节可能还会留在皮肤上,就跟“顽固的疤痕”似的,也可能出现炎症后的皮肤颜色改变。说到瘙痒,那可是患者最头疼的问题。和其他慢性瘙痒病相比,结节性痒疹带来的瘙痒程度最严重,持续时间也长,82%的患者被瘙痒折磨超过6个月。而且不光是能看到皮疹的地方痒,皮肤表面看起来正常的地方,也可能会有瘙痒症状。
4、沉重的疾病负担:结节性痒疹的危害可不只是在皮肤上。治不好的瘙痒,加上反复搔抓,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好多患者睡不好觉,还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研究发现,结节性痒疹患者患焦虑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5倍,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3.2倍,有自杀念头的患者数量是普通人的2.8倍。多数患者表示,这个病严重打乱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心里常常充满愤怒、厌恶、羞耻和无助这些负面情绪。另外,治疗结节性痒疹,无论是对患者个人的经济,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都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三、结节性痒疹的治疗:多管齐下对抗病魔
1、外治方法
①外用药物: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一线“先锋”药物,但长期使用需警惕皮肤萎缩等副作用。若疗效不尽人意,可考虑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乳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
②紫外线照射:中剂量的长波紫外线1(UVA1)能有效缓解结节性痒疹的皮疹与瘙痒,而且没有传统长波紫外线加补骨脂素相关光毒反应等不良反应,尤其适合顽固型结节性痒疹患者。
③液氮冷冻:利用低温的“威力”作用于病变组织,使其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于顽固型结节性痒疹患者。
④中药熏洗:各类结节性痒疹患者都适用。通过将中药材煎水,进行局部或全身熏浴,能有效止痒。
⑤针刺及火针治疗:火针治疗可促使隆起的皮损较快平复,具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多用于结节较大的顽固型结节性痒疹患者。
2、内服治疗
①抗组胺药物:睡前口服抗组胺药,能减轻瘙痒,助力患者安然入睡。一般可选用1代抗组胺药如酮替芬,也可搭配第2代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
②其他药物:当抗组胺药物口服和局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选择糖皮质激素、氨苯砜、利沙度胺、雷公藤制剂等药物或免疫抑制剂药物,但这些并非结节性痒疹的首选治疗方案。
③生物制剂治疗:抑制IL-4和IL-13信号通路能有效干预结节性痒疹。例如,度普利尤单抗可用于治疗结节性痒疹。
④中药治疗:以清热除湿解毒、活血化瘀散结为原则,采用中药口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式,内外同治结节性痒疹。
四、结节性痒疹预防和护理:日常生活中的“防护盾”
1、远离过敏原:由于结节性痒疹常由过敏反应诱发,所以要尽可能避开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像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
2、坚守健康饮食: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果,如葡萄、番茄、黄瓜等。避免食用辣椒、酒、海鲜、羊肉、虾蟹以及芒果、榴莲、荔枝、桂圆等热性水果,减少饮用咖啡、浓茶、可可等具有兴奋神经作用的饮料。3、呵护皮肤有妙招:适当减少洗澡次数,防止潮湿和汗液积聚,维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时应选用温和的皂液,洗澡水温度不宜过高,避免过度搓揉皮肤,洗浴后务必涂抹护肤乳液或护肤油。4、情绪管理很重要:情绪波动可能诱发或加重结节性痒疹。因此,患者要努力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5、合理运动保健康:适当进行运动,但要防止大量出汗引发瘙痒。户外运动时做好防晒措施,同时避免蚊虫叮咬。
6、紧急止痒小窍门:局部瘙痒剧烈时,可采用冷湿敷的方法,降低局部皮肤温度,起到镇静止痒的效果。
五、结节性痒疹患者招募:新希望正在来临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目前正在开展一项由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的“评价QX005N在治疗结节性痒疹成人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1期临床研究”(QX005NE-03)。QX005N注射液是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创新药,与度普利尤单抗属于同靶点药物,是一种IL-4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拮抗剂,其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明确。目前,QX005N注射液II期临床研究已顺利完成,部分安全性、药代动力学、疗效数据已成功获取。本研究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现正公开招募受试者。

招募条件如下:
①筛选时年龄在18-75岁(含边界值),性别不限。
②筛选时经皮肤科专科医生临床诊断患有结节性痒疹至少3个月,且在筛选和基线时,根据研究者评估,PN的瘙痒和结节的严重程度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筛选访视时,过去24h瘙痒评分≥7分。基线访视时,过去一周WI-NRS评分周平均值≥7分;
(2)筛选访视和基线访视时,患者的双上肢,和/或双下肢,和/或躯干总共至少存在20个结节,且结节至少分布于两个体表区域,且必须有四肢 (上肢和/或下肢) 对称分布结节;
(3)经研究者判断,受试者对中强效皮质类固醇等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不适宜进行皮质类固醇治疗 (有既往皮质类固醇不耐受证据提示有重要的副作用或安全性风险);
(4)基线访视时,研究者整体评估-结节性痒疹活动度≥3。
③从随机前连续7天中的至少5天,每天2次在PN受累部位使用稳定剂量的润肤剂 (由申办者统一提供)。
研究期间,相关检查和研究药物均免费提供。如果您有意向参与该项研究,请与以下研究医生联系,医生将与您面对面,详细介绍本研究,并为您安排相应评估,以确定您或您的朋友是否符合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条件。
联系医生:田秘医生手机号码:18789096898(微信同号)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龙华路31号
在此建议深受结节性痒疹困扰的患者前往专业医院皮肤性病科,咨询专业皮肤科医师。长期饱受结节性痒疹折磨的患者,可参与到我们的临床研究中来,为攻克这一顽疾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自己寻求新的治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