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领航精准治疗新潮流
秦钧教授团队揭示科研与临床转化双突破
3月28日上午,在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座谈会上,我国蛋白质组学领域权威专家秦钧教授团队披露了其在精准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

会议由黄雄高副院长主持,这场医院各学科主任与高级职称专家的学术交流会议,不仅揭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更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了该技术在提升精准治疗效果方面的革命性潜力。

秦钧,国家蛋白科学中心(北京)主任。著名的生物质谱学家和生物化学家,美国贝勒医学院教授,分子研究与通路发现中心主任,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者。在质谱仪器设计、蛋白质组研究方法进展和生物研究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尤其在DNA损伤反应、大规模转录调控研究、通过分离鉴定内源性蛋白质复合体发现核激素,鉴定体内翻译后修饰并诠释功能特性等方面有突出贡献。

秦钧教授团队测量蛋白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分布,助力靶点发现和临床试验癌种/病人选择。根据检出的每个蛋白在不同组织器官非肿瘤组织中的定量分布规律,建立器官分辨率的定量参考区间,为肿瘤治疗靶点发现提供了全新维度。传统基因组学找不到的治疗突破口,蛋白质组学或许能打开新窗口。
方向一:肿瘤精准靶向治疗革新
秦钧团队建立的包含近2万例肿瘤蛋白组数据的"私域数据库",建立了独有的肿瘤组织蛋白定量参考范围。通过对肿瘤样本(穿刺或手术)的蛋白质组学检测,辅助医生发现基因组学找不到的治疗靶点,更精准地制定治疗方案,减轻医疗负担,延长生存时间。
方向二:糖尿病肾病预警技术突破
基于5万例尿液蛋白组数据构建的Pineal-U-Platform技术体系,超早期检测到与肾功能异常相关蛋白,持续动态监测,分子层面了解肾脏功能变化和药物疗效,可超前预警糖尿病肾病风险。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双方洽谈科研战略合作,在肿瘤精准靶向治疗及糖尿病肾病预警领域达成深度共识,加速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迈进。